ICI学科建设║课程与教学质量提升研讨会圆满举办
为进一步优化系所研究生课程设置,提升研究生教学培养质量,7月1日上午,课程与教学系(研究所)在文科大楼1606室组织召开了系所课程与教学质量提升研讨会,特邀教育学部副主任朱军文教授、教学事务部主任赵琦老师莅临指导。会议由课程系主任周文叶副教授主持,课程系所全体教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会议方式全程参与研讨。
▲课程系主任周文叶副教授
会上,柯政老师采用视频参会方式,提前录制视频,介绍了学校和学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的若干政策举措,并结合课程系所的实际情况,就如何进一步发挥专业优势,聚焦人才培养主业,为学部、学校人才培养做出更大贡献提出了建议。
▲教育学部副主任柯政教授
围绕“课程与教学质量提升研讨”这一会议主题,基于前期开展的系所研究生学业体验调研(问卷+访谈)和国内外知名高校培养方案调研的情况,肖思汉老师首先详细汇报了107位在读研究生(含2020届毕业生)对系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导师指导和培养机制等方面的问卷反馈意见,以及与6位毕业班学生进行一对一访谈的情况。
▲课程系副主任肖思汉副教授
随后,肖思汉老师介绍了国内外知名高校的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培养方案内容,重点比较了这些培养方案与系所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在学分要求、课程设置、培养环节与制度等方面的异同。
基于这两项调研工作的结果,肖思汉老师就如何提升系所课程与教学质量提出了几点建议,供与会老师们讨论。
1.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尤其是学位专业选修课
2.给予青年教师更多开设课程或主讲课程的机会
3.以邻近研究方向为基础,建立教研小组,提升教学质量
4.多人合上的课程应进一步磨合、完善
受疫情影响,本学期系所开设的5门课程(3门学位专业必修课、2门学位专业选修课)均采用线上教学的形式,涉及研究生逾1300人次、教师逾80人次。8位主讲教师通过大夏学堂录播、ZOOM/腾讯会议/钉钉直播、微信群文字互动、石墨文档共享等多种方式,“使尽浑身解数”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参与积极性,每门课程都按质按量地完成了教学计划,课程的运行情况与师生的课堂体验超出预期。
▲本学期任课教师就课程运行现状与问题作分享
为了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尤其是完善学位专业选修课的结构与内容,系所多位青年教师围绕自身学术特长,结合海(境)外学习经验,对下一阶段拟开设的课程实施计划作了简要汇报。此外,与会的各位资深教授们也从个人多年的课程研究与教学经验出发,对青年教师新开课程给予了宝贵的建议。
▲拟开课教师就新开课程的计划与设想作分享
随后,陈霜叶老师围绕“十四五”规划总体设想和今年11月即将召开的第18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的筹备情况作了简要汇报。她指出:课程系所将继续坚定“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秉持“为课程、为学生、为未来”的初心,在“十三五”的基础上,推动基于中国课程与教学实践的原创性和时代性理论,强化专业咨政能力,深度参与国际教育治理,在课程与教学领域提升中国话语影响力。
▲课程所副所长陈霜叶教授
安桂清老师主要围绕上级和学部党委关于“四史”学习教育的有关部署,再次强调了党课微视频制作的要求,呼吁老师们积极参与党课微视频的录制,把讲党课、上党课融入日常、做在经常,做到边讲、边学、边受教育,着力打造内涵丰富、载体创新,能够触及师生灵魂、引起思想共鸣的精品党课。
▲课程系党支部书记安桂清教授
会上,教育学部教学事务部主任赵琦老师、教育学部副主任朱军文教授先后就教学、科研工作开展指导,课程所所长崔允漷教授作会议总结。
▲教育学部教学事务部主任赵琦老师
▲教育学部副主任朱军文教授
▲课程所所长崔允漷教授
会议现场气氛热烈,远在市(国)外的老师也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积极交流授课心得与设想。研讨的过程不仅有助于系所对已开展的各项工作进行有效的总结与反思,更有助于推进下一阶段各项工作的规划与部署。
课程系所将始终秉持
“为课程,为学生,为未来”的专业信念
不断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
积极建设教学研究共同体
坚持立德树人、科研育人
往期推荐
为课程·为学生·为未来
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